2022世界杯買球競猜-(卡塔爾)官方網站-天洋體育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世界杯相關 > 正文

世界杯相關

馬扎爾人祖先(永遠神奇的馬扎爾人(上))

admin2022-10-08世界杯相關402

謹以此文獻給Mighty Magyars并紀念1954年世界杯60周年,東歐足球距離世界之巔最近的一刻。

若你也似我,迷戀于那不曾親見的魔幻

如果有人問你,為什么會喜歡那樣一個根本無從親眼得見的時代里,一支特定的球隊和一群特定的人的話,你會怎樣回答?

其實我也不知道怎樣回答,你怎么能說清楚你是為什么喜歡一樣你覺得已經植入自己記憶與情感的事物呢?

這樣的問話,早在我聲明我喜歡東歐足球之后,就有無數人問過我。但我從來沒法給出一個讓他們滿意的答案。廣義上的東歐足球,包括了太廣闊的地域,太多的民族和專屬于各自的足球哲學。我個人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前蘇聯,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三個國家。相比于前蘇聯的球隊作為一個整體在歐洲杯或冠軍杯當中屢有上佳表現,前南斯拉夫則作為相對比較親西方的歐洲國家,盡管國家隊和國內俱樂部表現不算突出,但一直持續產出了大量的優秀球員。只有匈牙利,半個多世紀過去,能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始終只有那一支球隊——“神奇的馬扎爾人”。他們在一起很有名,他們創造了一段沒有結果的輝煌歷史,但他們卻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身不由己地被時代挾裹而去,有太多的遺憾卻來不及訴說。他們是第一次足球革命的締造者,但他們卻被一次突如其來的政治革命徹底毀滅。他們創造了太多的新元素,被后世廣為效仿,而他們自己,卻甚至來不及為自己下一個定義。他們是當時的宇宙隊,但他們卻輸給了地球人。一場奇跡過后,他們成全了另一個國家全民心理的重建,卻讓自己落入了夢魘。我寫這篇文章,旨在盡量追尋歷史迷思下鮮活的人物,還原一切枯燥數據背后細節的真實。

向一切熱愛東歐足球的人們致敬。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找到一點共鳴,若你也似我,迷戀于那不曾親見的魔幻。

東歐足球最好的時代?

1950年代,對于整個東歐足球來說,是一個相當美好的時代。起碼就蘇聯南斯拉夫匈牙利這三國來說,他們各自都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球員。1950年代的三屆奧運會,這東歐三大國各拿一屆冠軍。1952年匈牙利擊敗南斯拉夫奪冠,1956年蘇聯擊敗南斯拉夫加冕,1960年,專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南斯拉夫終于也冠了一次。同年的首屆歐洲杯,決賽由蘇聯對陣南斯拉夫,又一次成為了東歐的天下。第一屆歐洲杯決賽,人們印象最深的,是雅辛和維迪尼奇兩位神奇門將的斗法。但不應忘記的是,蘇聯的鋒線上有梅特列維利,有梅斯赫,有V·伊萬諾夫,有波內捷爾尼克,而南斯拉夫的鋒線上有即將分別成為紅星、游擊隊、和薩格勒布迪那摩領軍人物的舍庫拉拉茨、加利奇和D·耶爾科維奇。這兩隊鋒線的身后,分別站著都是1930年出生,都已經成為球隊核心的內托和科斯蒂奇。

對于蘇聯來說,1950年代,特別是1956年奧運會的鋒線配置,幾乎可以說是這個國家從二戰結束到國家解體半個世紀當中,最星光燦爛的一次。那時他們有天賦震驚世界但為人放蕩不羈,但估計是蘇聯除了雅辛之外最偉大的球員斯特雷佐夫;有斯特雷佐夫在俱樂部的隊友,為人勤勉低調,十年如一日穩定發揮的V·伊萬諾夫;有莫斯科斯巴達克隊史上聯賽進球數排名第一的亞美尼亞后裔希莫尼揚;還有莫斯科斯巴達克的另三位鋒線殺手薩爾尼科夫,伊利因和伊薩耶夫。這六人當中,有五人排在蘇聯國家隊歷史射手榜的前二十位。他們的身后還有被貝利稱贊為他所見過的“最優秀內鋒”的內托。到1960年,波內捷爾尼克決賽的進球不但為蘇聯搶下金杯,而且還成為了歐洲杯的第一位金靴。

南斯拉夫的1950年代則是由兩批人馬相互銜接完成的,代表性的年份分別是1954年世界杯和1960年歐洲杯。1954年世界杯是我個人認為二戰之后南斯拉夫國家隊牌面實力最強的三次之一(另兩次分別是1974和1990)。1954年世界杯南斯拉夫的名單當中,有9名球員代表國家隊出場的次數排在國家隊出場次數前20的榜單中。貝亞拉,B·斯坦科維奇,柴可夫斯基,霍爾瓦特,博斯科夫,米蒂奇,武卡斯,博貝克,澤貝茨,M·米盧蒂諾維奇,韋塞利諾維奇,這些都是當時國內風頭無兩的球星。幾年之后的1960年歐洲杯,這些很多二戰前就已經開始踢球的球星們都已經退出了國家隊,米蒂奇在紅星的小弟科斯蒂奇成為了那一屆國家隊的大佬,奪得過四屆南斯拉夫聯賽金靴,和科斯蒂奇同歲的著名射手韋塞利諾維奇因故沒有入選大名單。加利奇,D·耶爾科維奇和舍庫拉拉茨則開始擔起了國家隊的進攻重任。

只有匈牙利隊,有關于他們這個時代的記憶,有且只有那支偉大的球隊,“神奇的馬扎爾人”。事實上,關于這個國家足球的回憶,也只有這一支球隊。雖然在他們之后,也有像阿爾伯特這樣的球員偶露崢嶸。

1949年,匈牙利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雖然日后的發展證明,這個國家所走的社會主義道路和南斯拉夫式的蘇聯式的都不同,但在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初段,匈牙利還是效仿蘇聯老大哥,走了一條高度集中統一分配的道路。這樣的改革在足球界的折射,就是要革像費倫茨城和MTK布達佩斯這樣“來自舊社會的豪門球隊”的命,全部打破重新分配。眼熟不?熟悉中國高等教育史的人,沒有人會不記得1952年的院系調整吧?正是那一次大刀闊斧卻完全不顧客觀發展規律的改革,把我的母校中山大學一劈為N——政治系并入武大,財經系并入原中南財經,法律系并入原中南政法,語言學系并入北大,天文學系被整個搬到南大,工學院師范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各自獨立,變成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山醫科大學。而中大元氣大傷之余,至今都沒再擁有工學院農學院和師范學院。雖然如今我的母校依然號稱綜合性大學,但沒有人不會懷念1952年前的歲月,懷念廣州中大北門廣場牌坊上“國立中山大學”那六個張揚的繁體字。

稍微扯遠了一點。我用中大的例子類比的,就是當時匈牙利國內聯賽的情況,匈牙利足壇最負盛名的費倫茨城隊就被拆散,隊里的強人包括布達伊,齊博爾和柯奇什在內的幾人都被強行轉會到軍隊系統的洪韋德隊,如拒絕,那么只有兩條出路,一條是像庫巴拉一般流亡國外,一條則是從軍去鎮守邊境或去做苦工。一般來說,敢選庫巴拉那條路的人不多,畢竟庫巴拉家里情況復雜,他的父母都有斯洛伐克血統,又一直在為斯洛伐克的工廠工作,他會比當時匈牙利的其他球員了解外界。至于做苦工,一般沒人會選。所以客觀上,全國的優秀球員就在這樣的體制下向洪韋德這樣有親爹的球隊集中,盡管會造成國內聯賽壟斷局面出現,但這些優秀球員集中在一起,確實也彌補了國家隊默契差的問題。這樣的現狀,其實在東歐廣泛存在,而且東歐但凡是取得過好成績的隊伍,大部分都是這種模式的產物。比如說1980年代末的基輔迪那摩和蘇聯國家隊,1991年的紅星。西歐的俱樂部當然也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資本主義的基礎信條之一——自由競爭就決定了他們寧愿犧牲成績,也不愿這樣的局面出現。東歐劇變之前的歐洲冠軍杯,也正因為東歐和西歐之間這樣的涇渭分明的分野,而顯得格外繽紛而好看,不像如今這般千人一面。

“神奇的馬扎爾人”中的所有成員,只來自于兩支球隊,洪韋德和MTK布達佩斯。在俱樂部層面上,他們并沒有特別出彩的表現,但是當他們在一起,他們就成了無堅不摧的“神奇的馬扎爾人”。讓我們姑且先跳過他們在一起時那神一般的戰績,來分別來看一看這11個盡管平凡卻杰出的人物,當然,還有那位盡管也富于爭議,但貢獻卻不容忽視的主帥,不應被忘記的老人——古斯塔夫·謝拜什。

那些平凡卻杰出的人們

(2008年格羅希奇在紀念賽中守門)

門將:格羅希奇Gyula Grosics (1926.02.04-)那支神奇的匈牙利隊中僅有還在世的兩位成員之一,在當年在那支匈牙利隊中出任門將。這位外號被叫做“黑色美洲獅”的門將,他發展了出擊的技巧,讓門將在某些時候也可作為防守球員出現,負起清道夫的職責。他的職業生涯中曾經參加過連續三屆世界杯,分別是1954,1958和1962。1954年的那屆杯賽后,他被選入了當屆賽事的最佳十一人陣容。格羅希奇當年效力的球隊是洪韋德,但他最喜歡的球隊是費倫茨城。由于當局不允許,他始終無法效力自己最喜愛的球隊。2008年,他最鐘愛的球隊給了這位匈牙利史上最偉大門將一個機會,已經82歲的格羅希奇在費倫茨城隊與謝菲爾德聯的友誼賽中出場開球,并站在自己曾經的位置上打了幾分鐘的比賽才被換下。

后衛:布贊斯基 Jen? Buzánszky (1925.05.04-)“神奇的馬扎爾人”中還在世的另一位成員。當年在隊中,布贊斯基出任右后衛。他也是那支神奇的匈牙利隊中,唯一的一位既不出自洪韋德,也不出自MTK布達佩斯的球員。在國家隊,布贊斯基的出場情況十分穩定,1950年11月12日對陣保加利亞的比賽中首次代表國家隊出場的他,幫助球隊登頂1952年奧運會,問鼎1953年中歐錦標賽,參與兩回合血洗英格蘭,還作為鐵打主力經歷了整屆讓無數人為之傾倒又為之扼腕的1954年世界杯??梢哉f,這位在隊中不太高調的右衛,經歷了這支匈牙利隊所有讓人銘記的時刻。

后衛:洛蘭特 Gyula Lóránt (1923.02.06-1981.05.31)經歷十分坎坷的匈牙利隊后防核心。青年時期的洛蘭特曾經輾轉于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之間,效力過兩支小球隊。一直到他來到匈牙利瓦薩什隊,遇到庫巴拉之后,他的職業生涯才進入上升的快車道。庫巴拉給了洛蘭特極大的影響,以致于1949年匈牙利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之后,洛蘭特曾經嘗試追隨藏在卡車車后逃出匈牙利的庫巴拉一起逃走,但很不幸,他被抓住并被扣押。拯救了洛蘭特的人,是當時匈牙利的主帥,謝拜什。謝拜什向洛蘭特講述了他的計劃,承諾說他將在匈牙利隊的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洛蘭特為國家隊的首次出場是在維也納對陣奧地利隊,為此謝拜什向當時匈牙利的首相卡達爾打了無數遍的包票,保證洛蘭特絕對不會外逃。知恩圖報的洛蘭特則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比賽。從那之后他奠定了自己的匈牙利隊的地位,轉會當時集中了匈牙利隊大多數精英的洪韋德隊,經歷了“神奇馬扎爾人”的所有高光時刻。洛蘭特的結局比較悲壯,1981年5月,時任希臘PAOK隊主帥的洛蘭特在場邊指揮比賽的過程中心臟病突發,在教練席上離開了人世,享年只有58歲。他坎坷的經歷,也許正是那一支匈牙隊成員各種悲喜人生的縮影。

后衛:蘭托什 Mihály Lantos (1928.09.29-1989.12.31)如之前所說,那支匈牙利國家隊的球員,基本上就來自于兩支球隊,要么是洪韋德,要么是MTK布達佩斯。洪韋德是當時匈牙利當局重點扶持的球隊,MTK則是一支民間色彩比較深厚的球隊。二者的對立,有點類似同時代的莫斯科迪那摩對莫斯科斯巴達克,或是貝爾格萊德游擊隊對貝爾格萊德紅星。蘭托什就來自MTK,盡管1950年代MTK受過匈牙利國安局的不少干涉,但蘭托什還是和隊友希代古提,扎卡里亞什和帕洛塔什一起,為球隊拿下了三個冠軍。在國家隊層面上,蘭托什作為當時并不怎么受輪換影響的后防球員,同樣經歷了這支夢之隊的所有重要時刻。比較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一位進球不算太多但很容易被人記住的后衛。特別是7比1戰勝英格蘭的那場比賽,首開紀錄的,便是他。

中場:扎卡里亞什 József Zakariás (1924.03.25-1971.11.22)一位記載甚少的中場。他同樣屬于那支匈牙利隊中的MTK系。在國家隊,他司職右中場,永遠陪伴在偉大的博茲克的左右,和偏重組織的博茲克不同,扎卡里亞什的主要任務是承擔中場的攔截工作。作為球隊中名字最不容易讓人記住的人物之一(我覺得另一個是布贊斯基),他有很多無法確認的傳說。比如有說法說他在1954年世界杯決賽前曾經違反宵禁令,跑出去和賓館的女服務員翻云覆雨(類似的傳說有很多,比如當年博比摩爾偷項鏈那個,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不過有明確記載的事實是,1954年的決賽,確實是扎卡里亞什代表匈牙利的最后一場比賽。扎卡里亞什之后曾在非洲踢球,但卻一直受到胃病折磨。他去世時僅有47歲,據一比利時網站記載他是死于癌癥。根據維基百科的記載,他的執教生涯一直沿續到1971年,也就是他去世的那年。另有說法說1956年匈牙利革命之后,曾有一名球員,使用他的名字和他的個人身份材料出現在比利時,希望與比利時的某家俱樂部簽約。但結果如何,不得而知。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要集體遺忘一個人,實在是太容易了。

中場:博茲克 József Bozsik (1925.11.28-1978.05.31)“神奇的馬扎爾人”隊中知名比較廣的人物里,他大概是位置最靠后的一位。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那個時代,能進球的進攻球員才是大家關注的對象。博茲克出生在布達佩斯的基斯佩斯特區,他的奶奶給他取了個小名叫“Cucu”。小時的博茲克很喜歡足球,他時常在家附近的球場上和他童年的鄰居和玩伴一起踢野球。這個小伙伴的名字,叫做費倫茨·普斯卡什。兩位巨星的默契,從此時便開始培養。和沖鋒在前的普斯卡什不同,博茲克的位置,在進化后的WM陣型當中,被定義為“半后衛(half-back)”,而博茲克把這個位置演繹到了極致。他技術極佳,戰術素養出眾,傳球精準而有想像力,還會時而有些神來之筆上演,盡管他速度偏慢。博茲克在這支匈牙利隊中地位時常被人低估,但其實他可能是最早出現的“后置組織者”,或者說是類似于前腰后置式的角色,這一點來看,他位置的意義,不亞于希代古提所實踐的“拖后中鋒”。博茲克的球員生涯榮譽無數,甚至因此當上過國會議員。他的后球員時代其實過得還算比較順利,1956年匈牙利革命后,沒有外逃的他留在國內,雖然曾經蹲過監獄,但出來后,他一直在母隊洪韋德的管理層工作,其間還代理主帥指揮過47場比賽,算是教練經理的癮都過了一把。1974年他曾經接任匈牙利國家隊主帥職務,但當時他的健康狀態已經不佳,并因此很快就宣布辭職。1978年,年僅52歲的博茲克因心臟功能衰竭去世。對匈牙利來說,他們失去了一位曾經的中場大師,對普斯卡什來說,他失去了一位童年的好伙伴和一生的摯友。盡管在1956年,命運已經把他們永遠拆開。

右邊鋒:布達伊 László Budai (1928.07.19-1983.07.02)“神奇的馬扎爾人”的進攻線中非常低調,極少有人提起的一位。布達伊早年效力于費倫茨城,1949年匈牙利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費倫茨城隊則成為了要被社會主義改造的對象。由于費倫茨城一貫的右翼和民族主義傾向,匈牙利當局認為,這支球隊不適合被改造成隸屬軍隊系統或警察系統的球隊。于是費倫茨城被一個食品加工業人員聯盟托管,而隊中包括布達伊,齊博爾和柯奇什這樣的優秀球員則被強行編入到隸屬軍隊的洪韋德隊(其實就相當于我國的八一隊)。布達伊雖然被列為“神奇的馬扎爾人”中的一員,但參加的比賽并不算很多,他曾經參加了在溫布利6比3大勝英格蘭的比賽,卻沒有參加英格蘭回訪的比賽。在1954年世界杯上,他也只是在對韓國和對烏拉圭的比賽中出場。盡管對烏拉圭的那場半決賽中,布達伊表現極為突出,但決賽當中為了給傷愈的普斯卡什騰位置,布達伊還是沒有上場。(對這一點我本人有些疑問,布達伊和普斯卡什打的位置并不一樣,而且決賽中上場的M·托特整個職業生涯只代表匈牙利國家隊出戰過6次,是不折不扣的邊緣人,這樣資歷的球員,水平上應該不可能超過布達伊)。1958年世界杯的名單,布達伊也名列其中,但一場比賽都沒上。1983年,年僅54歲的布達伊因為突發腦溢血辭世。在這樣的年紀因為這樣的原因離世,讓人很是唏噓。

左邊鋒:齊博爾 Zoltán Czibor (1929.08.23-1997.09.01)“神奇的馬扎爾人”中知名度比較高的一位。身高僅有1.69米,司職左邊鋒的齊博爾出身于一個鐵路工人家庭,在他18歲的時候,他本來已經將要成為一名職業司機了。齊博爾最初與體育結緣并不是在足球,而是在田徑,也許也正因為此,他才能擁有日后那樣出色的速度和彈跳力。齊博爾控球能力突出,射門力量奇大,而且射術精準。他被認為是他所在的那個時代,最為出色的左邊鋒。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可以說改變了他的一生。1956年冠軍杯,洪韋德面對西甲的畢爾巴鄂,首回合他們客場2比3輸球,但就在第二回合比賽開始前,1956年匈牙利革命爆發。洪韋德的球員們合計后決定拒絕回國,在比利時的海塞爾球場與畢爾巴鄂進行第二回合比賽。但當場比賽,洪韋德的門將受傷,因為無法換人,齊博爾站到了球門前代行門將之責。那場比賽戰成3比3,洪韋德出局。那場比賽結束后,兩難的洪韋德球員們暫時沒有回國,而是和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巴西等球隊打了一些比賽維持生計。在那之后,洪韋德球員分成回國和流亡兩派,齊博爾選擇了流亡,并曾在羅馬隊打過一些非正式比賽。直到在巴薩的庫巴拉勸說他和柯奇什前往巴薩效力,他這才開始了一段新的輝煌?;氐叫傺览?,齊博爾娶了一位比他年輕很多的匈牙利女子為妻。1997年,68歲的齊博爾因為癌癥去世。在他的家鄉,有一條街道被以他的名字命名。

中鋒:希代古提 Nándor Hidegkuti (1922.03.03-2002.02.14)“神奇的馬扎爾人”當中知名度不算太高,但風格最為創新的一位。被廣泛認為是拖后中鋒戰術的最早實踐者。事實上,終其一生,希代古提都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人物。球員時代的希代古提效力于MTK布達佩斯,他也可能是該隊直到目前為止最為偉大的球員。他一改WM陣型中中鋒突前與對方中衛糾纏的慣例,在比賽中回撤到中場接球,然后再轉身面對對方球門。這一變化在當時,對于中衛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如果盯防他的中衛不跟出去,希代古提就可以從容轉身面對球門,無論是選擇直塞還是分邊還是遠射,都有極其充裕的空間和時間。如果盯防他的中衛跟出去,那么他也可以選擇護住球后交給后上的博茲克,或是直接分邊找齊博爾或布達伊,與此同時,司職左右內鋒的普斯卡什和柯奇什就會飛速插入對手中衛拉出的空檔,而由于齊博爾和布達伊不內切,對方的左右后衛又要面對是否回收中路的困境。如果不回收,博茲克直塞普斯卡什,普斯卡什一旦獲得空當,他的射門瞄鼻子絕不打眼睛。如果回收,一旦球被分到邊路,兩個邊鋒有充分的時間傳中,而柯奇什的空戰能力在當時又是無人能及的。希代古提的后撤會給戰術帶來極其豐富的變化,這在當時一成不變的WM陣型當中,是非常特別的。而希代古提本人的踢法也十分現代,他的背身護球能力十分出色,而他的百米速度據說是11.9s,雖然比不上齊博爾和布達伊,但也是相當不錯的。也就是說,希代古提可以面對球門踢球,也可以背對球門踢球,可以自己控球,可以遠射,可以助攻,可以跑位要球。希代古提最巔峰的一場比賽,毫無疑問是1953年在溫布利6比3戰勝英格蘭的那場比賽,是役他上演帽子戲法。那場比賽之后,他曾說:“無論是英格蘭,還是我們見過的其他球隊,都沒法有效防止我們打出自己的戰術。如果博茲克壓上,我們就有六個人投入進攻。對,我們在防守上會冒點險,但不要緊,對手能進一個,我們就能進兩個?!?/p>

希代古提的執教生涯也算得上成功,他曾于1961年帶領佛羅倫薩隊獲得當年度的歐洲優勝者杯冠軍。之后他還曾在埃及執教阿赫利隊,并為此隊度身打造了532的陣型,也是一時風頭無兩。

希代古提于2002年離他80歲生日還有三周的時候因心臟病和肺部衰竭而去世。79歲的年紀在他那一屆匈牙利隊里,已經算是比較長壽的了。他的好友布贊斯基在個人網頁上說:上周日我還見過他,并親吻了他的額頭。我知道我需要些時間去消化這一切。這個世界失去了一位足球名宿,但對于我而言,我失去了我最好的朋友。

MTK布達佩斯將他們的體育場命名為希代古提球場,以紀念這位球隊歷史上的名宿。

右內鋒:柯奇什 Sándor Kocsis (1929.09.21-1979.07.22)“神奇的馬扎爾人”隊中的右內鋒,以其極其大力而角度刁鉆的頭球而聞名。和柯奇什聯系到一起的第一個詞必然是“高產”,無論是在匈牙利國家隊還是在他效力時間最長的洪韋德隊,他的場均進球都超過1球。其中他在國家隊68場進75球,場均1.103的效率是所有代表過自己國家隊出場超過43場的球員中最高的??缕媸苍缒暌残Яτ谫M倫茨城俱樂部,和布達伊齊博爾都曾是隊友。1949年匈牙利共產黨政權建立之后,柯奇什接到命令,要么服兵役去邊境線站崗,要么轉到洪韋德隊接著踢球??缕媸策x擇了后者。和博茲克與普斯卡什之間的友誼類似,同樣效力過費倫茨城并一起轉到洪韋德的柯奇什和布達伊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缕媸仓蟮娜松壽E和上面提到的齊博爾比較相似,也是在洪韋德與畢爾巴鄂的比賽之后決定出逃,不再回到匈牙利國內。出逃后的柯奇什首先來到瑞士,和伯爾尼小男孩隊簽下了一份球員兼教練的合同。一年之后,他們的同胞庫巴拉向他和齊博爾發出了召喚,他兩人也就去了巴塞羅那踢球??缕媸猜殬I生涯的后半期都在巴塞羅那度過。1961年,巴薩闖進歐洲冠軍杯的決賽,時隔七年,柯奇什和齊博爾又一次回到了瑞士的伯爾尼,萬克多夫球場。那是七年前他們輸掉世界杯的地方。盡管對柯奇什來說,那一年他是世界杯的金靴。七年后的這場決賽中,盡管柯奇什和齊博爾都進球了,但他們不幸又成為了輸球的一方,眼睜睜地看著本菲卡捧起了冠軍杯。

柯奇什的結局頗為凄涼。他的執教生涯在1974年左右,因為他被確診白血病而被迫縮短。失去生活來源的他日子日漸窘迫。在因為疾病原因被迫對左腿進行截肢之后,他的情緒十分低落,開始酗酒,并很快又被確診胃癌。1979年7月,他在巴塞羅那的一家醫院,從4樓(也有說法說7樓)縱身跳下,結束了自己短暫而大喜大悲的一生。至于他跳樓的原因,至今都沒法得到確認,有人說他是自殺,但也有人認為那只是意外。后人記住的,永遠是號稱“金頭”的他,那一個個美妙的進球。很少有人知道,這位空霸其實身材并不高大,僅有1.77米。正如很少人會發現,其實他的輝煌,一直都在以遺憾作為真正的結局。

左內鋒:普斯卡什Ferenc Puskás (1927.04.02-2006.11.17)“神奇的馬扎爾人”當中最為著名的一位,綽號“飛翔的上?!钡淖髢蠕h。從某種意義上講,普斯卡什一個人幾乎象征了這一支球隊。盡管論進球率,他略遜色于柯奇什;論戰術革新,他比不上希代古提。但他漫長的職業生涯,穩定的發揮,還有那腳標志性的左腳重炮,都讓他成為了這支球隊獨一無二的專屬記號。

普斯卡什生于布達佩斯的基斯佩斯特區。據他自己家人的記載,普斯卡什從會走路開始,就對足球非常感興趣。而當他第一次得到一個足球時,他馬上嘗試著用自己的左腳去踢球。普斯卡什有關足球的第一課來自于他的父親,一位半職業球員??上У氖抢掀账箍ㄊ?952年時去世,年僅49的他沒能看到自己的兒子代表著國家隊獲得那年的奧運會冠軍。其實普斯卡什的姓氏原本并不是“Puskas”,而是“Purczeld”。但由于后來霍爾蒂政權下匈牙利民族主義表現得越來越明顯,為了不顯得太過于突出,普斯卡什家族在1935年左右決定把姓氏改為“Puskas”,一個日后名揚四海的姓氏。

普斯卡什小的時候常和自己的鄰居,比自己大兩歲的博茲克一起玩。這也奠定了日后匈牙利隊兩大巨星的友誼。很少為人知的是,普斯卡什在去洪韋德之前,曾經有機會轉會去安德萊赫特,可惜最終未能成行。

普斯卡什1951年時結婚,他的夫人艾塞拜特是一位手球運動員。夫婦兩人只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是在爸爸正要動身前往芬蘭參加1952年奧運會時出生的。普斯卡什有兩個外孫女,其中一個也是足球運動員。在“神奇的馬扎爾人”整支球隊當中,普斯卡什算是相當幸運的一位,不僅職業生涯風光無限,而且自己身體一直沒什么大問題,家庭也相當和睦。

普斯卡什身材粗短,讓人容易聯想到拿破侖或是阿提拉。尤其是他加盟皇馬的時候,斯蒂法諾曾經頗為不屑地說,他從沒見過有球員能帶著個大啤酒肚為皇馬效力。但幾場比賽過后,斯蒂法諾就收回了他自己的話。普斯卡什慣用左腳,射門力量極大,皮球幾乎不帶弧線和旋轉,完全是指哪打哪直撲目標。雖然說他小的時候,老普斯卡什老教育他要練一練右腳,但長大之后的普斯卡什用右腳的時候依然只限于控球,射門傳球都是用左腳完成。

匈牙利革命之后,普斯卡什也是出逃者之一。只是他的軌跡和柯奇什齊博爾頗為不同,他先是到了奧地利,但在那里他沒法獲得居住證。意大利的AC米蘭和尤文圖斯又對他不感興趣。1957年,他只得跑到西班牙去碰碰運氣。他在西班牙人隊呆了一年。在1958年,他終于時來運轉。他以前的教練奧斯特里希在皇馬做技術顧問,便把他帶到了皇馬,從此開始了他的又一段傳奇。

退役之后,普斯卡什專注于教練工作。他最好的成績大概是1971年將希臘的帕納辛奈科斯帶到了歐洲冠軍杯的決賽。從1957年到西班牙開始,普斯卡什就一直沒有回國。包括1978年他最好的朋友博茲克辭世,他也沒能回到祖國去送自己的好友最后一程。這是普斯卡什終身引以為憾的一件事,盡管他不回國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包括他認為這個國家沒有給他公正的對待,以及由于是叛逃,他回國后很可能會面臨立即被監禁的危險。一直到1981年,在當年國家隊主帥謝拜什,他的妻子艾塞拜特,匈牙利的一些政治家的共同努力下,他才最終得以回到自己的祖國。但他真正回國定居,又是11年以后的事了。也許這個地方承載了他太多痛苦的回憶。最終,昔日的英雄還是回到了祖國,之前發生的一切,都被一筆勾銷。

2000年左右,普斯卡什首先因為動脈硬化而住院。同年他被確診患上老年癡呆癥。2006年11月,這位金左腳最終因肺炎并發癥而去世。和他結發57年,但卻聚少離多的妻子艾塞拜特以及女兒阿妮柯一直守候在他身旁直到最后一刻。匈牙利為他舉行了國葬,以一個國家的名義,為一段歷史向一個人致歉,送別一位屬于這整個民族的英雄,一位“飛翔的少?!?。

主帥:謝拜什Gusztáv Sebes (1906.01.22-1986.01.30)

他曾是一位球員,之后是一位教練,再之后,他成為了一名足球官員。他為足球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他是使用,改良和推廣424陣型的先驅。他是全攻全守思潮最早的開創者。他所率領的國家隊曾取得連續31場比賽不敗的紀錄。他參與了第一屆歐洲杯的籌備,為這項賽事最終得以成功舉辦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是“神奇的馬扎爾人”的締造者和導師。他是古斯塔夫·謝拜什。

1906年1月22日,謝拜什生于布達佩斯。那時他的祖國還被人們稱為“奧匈帝國”。謝拜什的父親是個補鞋匠,當時沒人能想到,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里,能誕生出這樣一位大師。

謝拜什的組織能力似乎是天生的。這個幾乎踩在交界線上出生的水瓶座人,很好地詮釋了水瓶座的主要特質,神秘,博愛,靈感,革命性,組織力。謝拜什在布達佩斯和巴黎都組織過工會運動。他會在巴黎,是因為他曾經在雷諾公司工作過4年,干的是裝配汽車零件的工作。工作之余,他也在工廠的球隊里踢球。1953年,已經是匈牙利國家隊主帥的謝拜什帶領球隊去英格蘭打比賽,中途經過法國,還專程組織了他當年廠隊和匈牙利國家隊打了場熱身賽。結果自然是匈牙利隊取勝,他們在3000名觀眾面前以18比1的比分擊敗了主帥當年曾為之奉獻青春的球隊。球員時代的謝拜什的履歷沒有他當教練之后的顯赫,但他也曾為匈牙利名旅MTK布達佩斯效力,并隨隊獲得過三次匈牙利頂級聯賽冠軍和一次匈牙利杯賽冠軍。

謝拜什之后的教練道路最有特點也是比較招人非議的一點,就是他和政界的關系始終不斷。1949年,所有人都知道他開始獨自執掌匈牙利隊,但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當時同時任職匈牙利政府體育部的副部長。謝拜什從1920年代的奧地利隊(就是被稱為Wunderteam,代表人物為后來被納粹迫害至死的辛德拉爾的那支奧地利隊)和1930年代兩奪世界杯的意大利隊當中得到了啟發,也希望像他們那樣,組建一支由某特定俱樂部班底組成的國家隊,以保證球員間的高度默契。在尋找這個合適的俱樂部的時候,其中有很多的政治性話題不可回避。當時匈牙利國內最著名的俱樂部就是謝拜什的母隊MTK布達佩斯,和費倫茨城。但匈牙利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后,MTK已經被匈牙利的秘密警察部門接手,而費倫茨城因為其一貫的右翼傾向和民族主義傾向而被謝拜什認為不是很合適。謝拜什最終選中的是被國防部接手的基斯佩斯特AC隊,后來這支隊被改造成了匈牙利軍隊的球隊(類似我國的八一隊),名字也被改為洪韋德。

當時已在隊中的球星包括了普斯卡什和博茲克。但謝拜什對此并不滿意,他還需要更多的球星,而通過國防部來實現這一點,實在太容易了。他所使用的理由是:征兵。這也成了西方很多球評家詬病謝拜什的地方,畢竟對生于資本主義國家的他們來說,這背離了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這一最基本的信條。但無論如何,謝拜什從費倫茨城得到了柯奇什,齊博爾和布達伊,從瓦薩什得到洛蘭特和格羅希奇。同樣有了親爹的MTK則避開了這場被拆分的災難,從而成為了“神奇的馬扎爾人”中的另一系中堅力量。當時MTK的主帥布科維已經開始實踐424陣型,而隊中的帕洛塔什和希代古提已經開始嘗試拖后中鋒的打法。一切都顯得那么生機勃勃而創意無限。

之后謝拜什便率領著匈牙利國家隊創造了一連串驕人的戰績,幾場經典的比賽我們會在下文里一一敘述。轉折點在于1954年的伯爾尼奇跡,那場謎一般的比賽縮影了這只匈牙利隊離奇而又悲壯的命運。主帥謝拜什在那場比賽之后依然還留在匈牙利隊的帥位上,并且又延續了18場比賽不敗的成績。他最終離開這個位置,已經是1956年6月,在一場匈牙利輸給比利時的比賽之后。那個夏天,很多事發生了,無論是對于他,還是對于這支球隊,還是對于這個國家。

發表評論

評論列表

  • 這篇文章還沒有收到評論,趕緊來搶沙發吧~
色色97